loading请求处理中...

当谈论图片编辑时,我们在谈什么?

2021-12-01 20:34:00 阅读 10869次 标签: 视频 作者: 蓝blue
  世界读书日来临,普利策奖终于不再刷屏了。但其中获得专题新闻摄影奖的那组《斯特莱德·沃尔夫的生活和空间》(The Life andTime of Strider Wolf)的编辑方式仍然让我思索再三。就职于合肥晚报的知名摄影记者吴芳在他的文章《吹毛求疵,组照张数会是这组图片获得普利策奖的重要原因?》中说,“良好的图片编辑,向来是普利策、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和全球年度图片奖(POYi)等国际新闻摄影奖项青睐的作品”,我高度认可——岂止是国际奖项,经过专业编辑的图片专题在任何的媒体平台或者评奖中都会被垂青。但是,这样一组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照片,算得上是“良好的图片编辑”吗?它是不是像吴芳分析的那样,是以量取胜?
当谈论图片编辑时,我们在谈什么?

  记得荷赛投稿阶段我帮腾讯摄影记者吴家翔编辑他的《赴美生子》时,我们讨论了荷赛为什么把组照减为8张的原因,可能是:在越来越讲求传播效率的移动网络时代,要求每一张照片必须包含尽可能多的视觉信息,照片不应该只是对某个情节的简单叙事,而是对相关几个情节甚至整个事件性质的高度概括,并抓取富有隐喻性的瞬间予以表达。简而言之,“隐喻性”代替“情节性”成了对当代新闻摄影更高的要求,“视觉叙事”似乎进化为“视觉评价”。果如此,这对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都是个莫大的挑战。《斯特莱德·沃尔夫的生活和空间》无论拍摄还是编辑显然都不符合整个判断。那么这是它未在荷赛获奖的原因之一吗?


  在我国,图片编辑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在我参与的很多摄影评比活动中,一组题材不错的照片往往因为毫无章法的编辑而名落孙山。那么,什么才是“图片编辑”?在这个极端讲求效率的年代,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吗?比如:“图片编辑是‘视觉价值观’的构建者和执行人”之类——但这样说准确吗?“视觉价值观”是个什么鬼?这不是也在考验以图片编辑为业的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深度吗?如果不能足够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职业,他(她)也难以用片言只语准确概括它的性质。


  好吧,又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所幸我的朋友圈有那么多杰出的图片编辑,他们或在通讯社,或在纸媒、网媒、出版社,于是在一个静谧清明的午后,我群发了“如果请您用一句话概述‘什么是图片编辑?”,请问您如何作答?”

图片处理公司推荐

成为一品威客服务商,百万订单等您来有奖注册中

留言( 展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