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出色的
日语同声传译者是需要能够快速从中文-->日文,日文-->中文随意切换的模式。甚至要到你不会把日语当成是一门外语来学。从身边的中文教科书、报刊杂志或是音频材料当中选取若干单词或短语,制成音频或单词卡(中日双语对照)以备快速反应训练使用。听音频(或者看卡片),对听到(或看到)的单词短语进行口头即兴翻译。(日文-->中文,中文-->日文)。熟练这个练习之后,将中文和日文混合起来,再次练习。
【目的和效果】
本练习旨在锻炼学习者在大脑中快速切换“中文-->日文,日文-->中文”的能力,并且希望通过此练习,扩大单词量,纠正发音。
【使用教材】手头的教科书、音频材料、报刊杂志
【注意事项】
必须是口头训练、尽量大声地翻译
若即兴未能翻译正确的单词,要马上做一个记号,在全部练习完成之后进行确认。即使首次练习的完成质量较高,今后仍需反复练习,确保完全熟练这些单词
精力分配
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的一大差异在于听说同步进行。当然,这两种重要口译形式都需要进行多任务处理。交传译员要同时兼顾聆听、理解、笔记和脑记,其难点在笔记与脑记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同传译员基本上不需要做笔记,但必须同时聆听、理解、记忆和表达,也就是说在传译上一节内容的同时还得听辨下一节的内容,就好像要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高超的口译技能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方能掌握。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同传过程可以归纳为:听力-理解-分析-记忆-重组-表达。吉尔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译员的精力分配模式,使口译的过程具体化,在这一模式中,同传被定义为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听力理解精力、记忆精力和组织译语的精力,即:同传=听力分析+短时记忆+产出+协调
影子训练:听到什么,就跟着说什么
影子训练是口译训练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在今后都会反复使用的训练方法、学习者加以重视、持之以恒,必有显著效果。
【训练方法】
在发言者之后,像影子一般,使用相同的语言(中文—中文、日文—日文)重复发言者的话。
1)首先是母语的影子训练,先进行中文的跟读练习,学习者打开音频教材,在声音响起1、2秒之内开始口头重复听到的内容,整个过程不允许停顿,必须跟着音频内容一直训练下去。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难度不小,因为即使是母语,我们的大脑能够理解听到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短语或专业术语却是平常我们很难说到的,教材的时间一长,不熟悉的单词就会变得很难重复,这个练习必须要达到像自己说出来的话一样熟练才算完成。
2)接下来进行日文的影子训练,方法与中文影子训练完全一样,因为是外语,难度加大了,首先要使用一个教材反复训练,在重复的过程中不但要内容正确、发音、音调、甚至抑扬顿挫的感觉都要尽量进行模仿。
与中文训练教材相同,日文训练教材可以选择各大新闻广播、比如NHK日本放送协会,每天都有大量音频新闻。如果觉得难度较高,那么也 从自己手头的教科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