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优享服务
62项会员特权

贺卡在我国的古代都经历过哪些形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01 06:03:46     阅读次数:10429次     评论数:0次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贺卡的发展历史绝对是算得上历史悠久,从古至今,贺卡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千变万化的发展,但是最根本,最具根本特色的寓意却保存了下来。无论如何改变,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只要我们还有维护感情和亲情的需要,相信贺卡就不会消失,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贺卡在我国的古代都经历过哪些形式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须,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听着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以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与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精典收藏,如保留至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即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做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明清之时的贺帖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样式。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卷一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这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

    经过多年发展,一品威客网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威客网站之一,目前已经聚集了数百万的专业人才,专业的针对贺卡的制作以及设计,甚至于在贺卡创意设计方面均由专业的个人和团队来解决,绝对的实力见证绝对的创意,只要您在我们网站上发布贺卡的制作以及设计任务,那么无数的专业人员将对此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您的信任就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本文地址:
来源:一品威客,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留言(0

↓展开留言

该攻略尚无留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