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优享服务
62项会员特权

经验分享: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编辑校对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01 08:40:34     阅读次数:13295次     评论数:0次

 老生常谈的一个道理就是凡事都应该讲究方法,而同样地校对这种挑错的工作当然也是应该要注意讲究一定的方法的,不然的话可能会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那么具体来讲,有没有一些比较常用的校对方法值得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去运用呢?答案当然是有啦,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两种平时的校对工作中比较会采用的方法,话不多说,马上来为大家揭晓答案吧。

经验分享: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编辑校对方法

 编辑校对方法之本校法

 陈垣说:“本校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这里说的“异同”,是指出书中的内在矛盾,“前后互证”是发现内在矛盾的方法。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前后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前后矛盾或文意不贯,就可能存在问题,就必须进行是非判断。现代校对的通读检查就是“本校法”。原稿本身存在的差错,用对校法是发现不了的,因为表现在原稿和校样上是相同的。只有采用“本校法”,通过书稿的内在矛盾才能发现差错。举个校对实践的实例:某书稿正文里说:“公元756年,四川发生大地震。”一位资深校对员校到书末发现一条注文:“天宝十五年,帝奔蜀,川中大震。”正文说“四川发生大地震”,而注文说“帝奔蜀,川中大震”。正文与注文发生了矛盾。原来,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于次年(公元756年)逃到四川,川中百姓大为震惊。这就是“帝奔蜀,川中大震”的含义。公元756年,四川并未发生大地震,而是“大心震”。作者将“川中大震”误解为“四川发生大地震”,校对员用“本校法”发现并改正了原稿这处知识性错误。书稿中有些错误通过一句话中的内在矛盾便可发现。

 编辑校对方法之他校法

 陈垣说:“他校者,以他书校本书。”这里的“他书”不同于“对校法”中的“别本”。“别本”是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现代校对的“别本”则是校样。而“他书”指其他的书,当然是与本书内容相关的书。校对常用的“他书”是各种工具书。陈垣强调指出:此法“用力较劳”,“但有时非此法不能证明其讹误”。举例说:杜甫有首名诗,题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有“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句,许多注家都把这句诗译作“向日葵老是围着太阳转”。“葵 ”就是向日葵吗?要解此疑,就得实行“他校”。先查植物志之类的工具书,得知向日葵原产北美,17世纪才传到中国,而杜甫是8世纪人,根本没有见过向日葵,证明“葵藿”并非向日葵。再查《本草纲目》,又知葵是古代的一种蔬菜,它有个特性,叶子向阳。接着查《说文解字》及有关古籍,又得知“藿”,是豆种植物的叶子,在杜诗里,藿是叶的代词,葵藿即葵叶。原来古代文人把“葵叶向阳”人格化,说葵叶向阳是为了“卫其足”(保护自己的根部),并进而赋予它亲情的内涵。《左传·成公十五年》批评鲍庄子不讲亲情,说他“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曹植在《求通亲亲表》上用了这个典故,向哥哥曹丕说:“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也。”他自比葵藿,表示对哥哥的衷心拥戴。宋代诗人黄庭坚在《题净因壁》诗中就直接用“葵叶”:“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太阳。”显然,注家因为望文生义,误释了杜诗。辨识这类错误难度较大,只有“以他书校本书”,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上述的这两种编辑校对的方法,我们的作品的校对也就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当然如果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好的经验或者建议的话,可以在一品威客网上发表一下您的感受,让其他人也能够得到您的经验,最终达到在平台上共同进步的目的。

本文地址:
来源:一品威客,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留言(0

↓展开留言

该攻略尚无留言记录